戲劇就是PLAY,鑲嵌表演者靈魂的流浪者

| More
Posted on
忍受90分鐘粒粒稻穀灑落頭頂時的痛楚與激昂揚塵,一位如如不動的入定僧侶,如木人般佇立在舞台中,令全球觀眾為之驚豔與讚嘆。至今仍是該角的唯一人選,自1994年受邀參與雲門舞集經典劇碼《流浪者之歌》,隨團巡迴海內外百餘場。林懷民創作此角色時甚至還說:「我要的,就是他目空一切的定力,這個角色等於是為王榮裕所打造。」




他是王榮裕,也是一個特殊的現代劇團——金枝演社的創團人、藝術總監及《大國民進行曲》導演,藝文界都稱他為二哥。

「那是因為在優劇場裡,我算是團裡的二師兄」,王榮裕提起當年在優劇場裡所受的嚴苛訓練,造就他今日在劇場表演藝術的能量基礎,另一方面,出身於歌仔戲棚的背景,讓他有機會認識台灣戲劇的原生文化。

「歌仔戲我小時候看不懂,唸了書又看不起,對媽媽很不諒解」,但1990年,因為優劇場《七彩溪水落地掃》在街頭的一次演出,王榮裕恍然大悟,原本斥之無物的歌仔戲,其實蘊含這塊土地豐富戲劇精髓與文化。

從此以後,原本疏離的母子,在台灣戲劇的天地裡,有了傳統與創新的交流,1993年,王榮裕以台灣文化精神創立現代劇團--金枝演社,近年甚至以生猛有力、熱鬧夠勁的「胡撇仔戲」為創作主力,開創「帶爸媽來看戲」的全民劇場新風貌。

「台客其實是有文化的」,王榮裕談起專注台灣特有文化的戲劇創作,像是熱情又樂天的仙仔,活脫是金枝演社近年《浮浪貢開花》系列劇作中,各個歡樂又感人的角色。

一名樂天派的台客劇場藝術家,如何成功詮釋《流浪者之歌》裡神聖寂然的入定者,剛開始,王榮裕下過許多苦功,靜坐、太極導引、茹素…,但隨著雲門世界巡演各地,有如流浪行者般不斷淬煉,王榮裕越來越能「自由自在」地詮釋。

其實在巡演《流浪者之歌》前王榮裕從沒出過國,林懷民建議:「台灣到底哪裡好?你應該要出去看一看才知道。」王榮裕當時不置可否。

後來在林懷民與亞洲文化基金會的獎助計畫下,王榮裕分別在巴黎、紐約與印度等地,嘗試當個放空的流浪行者。從原本抱著懷疑出發、逐漸軟化到完全感受,王榮裕說:「我在巴黎學習到『自在』、在美國感受到『自由』、在印度體悟什麼是『自由自在』」,王榮裕從此相信自己體內是鑲嵌著表演者靈魂的流浪者,並深深影響未來金枝演社劇團的創作方向。

對王榮裕與金枝演社全體團員而言,戲劇表演與藝術創作是認真的,是要以「頂真」的態度持續進行。但
是「戲劇就是PLAY!」,王榮裕特別強調,「要用自由自在的精神,用生命,認真地PLAY」。

1 則留言:

無袋膚 提到...

原來那一幕的僧侶就是金枝總監大大呀~

張貼留言